哔哩哔哩(Nasdsaq:BILI;HKEX: 9626)今日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73.4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2.183亿元,而2024年同期净亏损6.081亿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613亿元,而2024年同期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710亿元。
详见:哔哩哔哩第二季度营收73亿元 经调净利润5.6亿元
财报发布后,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李旎以及CFO樊欣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中金证券分析师Xueqing Zhang:我的问题关于公司用户生态,公司DAU(日活跃用户数)和MAU(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相比去年都有所加速,单用户的使用时长也是一直保持增长。想请问管理层其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后续该如何展望?此外,我们今年夏天的 BW(即Bilibili World,是哔哩哔哩/B站每年夏季举办的大型线下漫展和嘉年华活动) 也是创下了40万人参与的记录。想知道我们能从BW的成功看到B站社区的哪些机会?
陈睿:过去16年,我们始终专注于一件事:将优质内容与社区氛围打磨到极致。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这两者恰恰构成了最稀缺的竞争力。如今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内容匮乏的时代,用户从不缺视频可看,但真正能打动人、有深度的优质内容却始终稀缺;网络上也从不缺声音,但能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观契合的表达,才是用户真正渴望的。所以B站的核心目标很明确:做一个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平台,让用户在这里遇到的内容、互动的人,都能带来强烈的共鸣感。我们坚信,只要做好这两点,用户自然会选择我们,因为这种体验直击他们的核心需求。
今年平台的增长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季度DAU(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MAU(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8%,这背后正是我们聚焦优质内容与社区氛围的直接成果。而且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两点将持续为B站带来用户增长空间。因为用户对内容质量和审美的要求具有单向升级的特性:一旦接触过优质内容,就很难再接受质量平庸的作品。目前,B站在动漫、游戏、知识、生活、娱乐、兴趣等多个领域,高质量的PUGC(专业生成内容+用户生成内容)已深深植入用户心智。这种心智会驱使用户主动在这里探索更多符合自身兴趣延展的优质内容。未来,除了现有的内容品类,在播客、图文、AI虚拟陪伴等新兴领域,我们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优质内容与良好社区氛围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优质内容会吸引那些真正热爱内容、懂内容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又会通过高质量的评论和弹幕,为创作者提供灵感和情绪价值,形成正向循环。因此我们会发现,优秀的创作者在B站往往能快速成长,而B站用户也特别擅长在创作者刚崭露头角时就发现他们的潜力。即便同一创作者在全网分发内容,B站的评论和弹幕互动在质量和数量上也往往是最优的;而且专注于高质量内容的创作者,在B站的粉丝粘性也明显更高——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网创作者的共识。正因为这种独特的生态,很多优质内容往往先在B站获得用户认可,然后逐渐出圈。比如几年前,《黑神话:悟空》在B站发布的第一支游戏PV(宣传视频)迅速引爆全网;再比如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最早在B站获得用户热捧后出圈,如今其衍生大电影票房已突破10亿。就在昨天凌晨4点,《黑神话:钟馗》的首支游戏PV选择在B站首发,短短不到两天时间,播放量就已超过1200万。这充分证明,只要是优质内容,在B站总能最早获得用户的追捧并产生广泛影响。
再来说说BW,今年的BW创下了参展人次的新纪录,总人次超过40万。其中70%的观众来自上海以外的地区,海外护照购票比例达到11%,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专门奔赴上海参与这场盛会。如今的BW,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ACG(动画、漫画、游戏)主题聚会。上海甚至专门为B站创造了“二次元经济”这一概念,因为BW不仅带动了上海本地的线下消费,更成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BW活动的本质,其实是B站社区品牌在现实世界的具象化映射。它代表着用户对B站社区品牌的深度认同——他们不仅日常使用我们的产品,还愿意主动参与以这个产品为名的线下聚会。从这个角度来说,B站这个品牌已经深深融入了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他们文化消费和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