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镧瞳AI
赛道红温,机器人产业到底也开始荒诞叙事了
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
最近,DC伯朗特(405074)机器人董事长、总经理提议给自己开200万月薪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看到“伯朗特BORUNTE”公众号怒发连发两篇控诉文章,再加上这两天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看到的眼花缭乱的产品、概念、场景以及,百万级的注册参展人数,镧瞳AI小编也不禁感叹,果然在任何产业的野蛮成长期,都能围观到段子一样的真实世界啊。
200万月薪?你公司估值才多少啊?是不是连估值都透支了?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01
离谱提案与“手撕”董事长
8月6日,已在新三板摘牌的DC伯朗特发布一份公告《董事会审议不通过总经理固定月薪200万议案》。公告里解释了为何要给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荣造涨工资。
图片来源:官微公告截图
简单来说,就是伯朗特由于2020、2021连续两个年度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于2023年4月被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然后呢,公司想激励总经理消除负面影响,所以要给他固定每个月200万元的工资。
然后,这份看起来非常离谱的议案被华丽丽地否决了,如下图:
图片来源:官微公告截图
我们再来看看DC伯朗特这几年的实际亏损情况,如下图:
图片来源:官微公告截图
小编觉得啊,董事会反对的理由没啥毛病。公司都已经亏损成这样了,作为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不是应该先想着怎么让公司扭亏,而不是想着给自己涨工资?
所以也就在这份公告发布的第二天,8月7日,第二封公告《伯朗特临时股东会前夕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也随即发出。
这封公告由嘉兴君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代表人李博铮发出。嘉兴君岚是DC伯朗特的投资方之一,也是DC伯朗特的第十大股东。截至2025年6月底,君岚投资持有DC伯朗特346.7万股,占总股份的1.54%。
公开信中,李博铮称伯朗特因为尹荣造对治理结构的长期操控与制度劫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还有惊人的内幕在股东公开信中曝光:200万月薪提案只是冰山一角。
更离谱的还有,2025年7月29日,尹荣造以董事长身份向董事会正式提交一项令人震惊的提案:未来十年公司全部净利润减去一块钱后的所有资金,作为他个人奖金。
公开信中还直指尹荣造掏空公司、羞辱股东,没有底线,并号召股东投票同意修改公司章程、恢复正常治理结构,将尹荣造清除出伯朗特公司。
公开信还表示尹荣造通过三步走“设局掠夺”公司:在公司初期,借着新三板市场火热和高估值虚构故事,引入资本进行高估值融资;在这一轮融资中,真正的技术团队与核心管理层被安排减持套现,而所得资金几乎全部被尹荣造转入他控制的“荣造一号基金”;借助该基金投票权和董事席位安排,完成了对伯朗特治理结构的“私有化”。
最关键的一步发生在2025年4月。按照公开信披露,尹荣造修改公司章程第105条,规定“公司董事必须从与伯朗特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的在职人员中产生”。这相当于切断了股东委派董事的通道,使其完全掌控了董事会。
君岚投资选择此时出手,源于一个关键转折点:尹荣造控制的“荣造一号基金”近日完成清算,尹荣造不再拥有此前借基金包装出的40%投票权。
公开信还分析指出,尹荣造近期一系列“报复性操作”,包括200万月薪提案和十年净利润提案等正是源于他对权力丧失的预期。君岚投资呼吁全体股东在8月1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支持关键行动:修改公司章程,恢复正常的公司治理结构。
镧瞳AI注意到,上述公开信发布后,一个名为“尹荣造”但身份未经认证核实的网友在评论区多次留言回应。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根据财报披露的信息,尹荣造毕业于湖南常德机电工程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拥有中专学历。2008年5月与邓共招、杨医华、何英明共同出资设立东莞市伯朗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10月起,担任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截至2025年6月底,尹荣造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21.65%。
在新三板,尹荣造被称为“狂人”。2015年,当伯朗特利润还在千万元级别时,他就宣布要融资105亿元,创下新三板非金融公司计划融资之最。
实际上,除了手撕董事长让大家吃点瓜以外,还有财务上的纠葛也值得大家了解。
2023年初,伯朗特把为公司服务了10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天健”给告了。天健与伯朗特合作长达10年,是见证伯朗特从改制到挂牌再到上市辅导的审计机构,却对伯朗特2020年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天健在该审计报告中描述:“针对伯朗特公司应用商销售模式下收入的真实性,我们无法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天健后,ST伯朗特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更换了四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机构。有意思的是,2022年6月24日,深圳皇嘉会计师事务所依旧为ST伯朗特2021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因连续两年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伯朗特被强制降层并冠以“ST”标识,最终从新三板摘牌。
伯朗特以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致使公司被强制摘牌为由,接连起诉天健、深圳皇嘉等会计师事务所,但案件以败诉告终。
02
热度居高不下VS行业乱象丛生
2024-2025年,机器人赛道可以说是风头正劲,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高端制造到服务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机器人”成了各路神仙在资本市场的“必炒之地”。
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乱象。
首先就是概念炒作盛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只要和机器人沾点边,仿佛就能瞬间身价倍增。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投资、提升股价,纷纷打着机器人概念的旗号,宣传自己的项目。有的企业甚至连产品都还没研发出来,就开始在市场上大谈特谈自己的机器人愿景,仿佛只要有了这个概念,就能轻松拿到投资、赢得市场。
【镧瞳观点】
DC伯朗特的这场闹剧,无疑是当下火热机器人行业乱象的一个极端缩影。风口之上,猪也能飞。那么,靠谱团队的姿态该是啥样?
一、产品力是命根子:别整天PPT造机器人、故事会融资。拿不出硬核技术和能解决真需求的产品,吹得再高也是泡沫。投资人不是傻子,市场更不是。
二、成长预期要实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画大饼透支未来,最终反噬的是整个团队和行业信誉。脚踏实地搞研发、做市场、控成本,哪怕慢点,也比空中楼阁强。
三、吃相不能太难看:上一代创业者,好歹还讲究个长期主义,忍到上市解禁期才考虑减持套现,面子上还过得去。现在都直接要把融资款变现落袋了吗?
镧瞳AI 觉得,戳破伪概念、伪需求:不是沾上机器人三个字就代表高科技、高增长。很多项目只是披着智能外衣的玩具,解决的是伪需求。资本需要火眼金睛,创业者更需敬畏市场。
烈火烹油之下,更需冷眼旁观;风口浪尖之上,尤忌吃相难看。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必须回归本质——靠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以及有责任、有底线、有靠谱姿态的创业团队来说话。那些靠荒诞噱头、资本游戏和制度掠夺牟利者,终将被市场淘汰,留下的只会是一地鸡毛和投资者的叹息。